2013年奧普拉在哈佛大學面對畢業生的演講

版主: 黎錦麟

回复
谢奇苑
帖子: 2
注册时间: 周五 5月 01, 2015 10:21 pm

2013年奧普拉在哈佛大學面對畢業生的演講

帖子 谢奇苑 » 周六 9月 19, 2015 11:03 pm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奧普拉沒有?她從一個悲慘的黑人窮女孩到成功的億萬富翁,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甚至人們從她身上讀懂美國。她是未婚媽媽所生,9歲遭遇性侵犯,少女早孕,吸毒墮落……而今50多歲的奧普拉依舊走著一條獨特的人生道路。她主持過的一檔特別有名的也特別棒的長達20多年的節目叫《奧普拉脫口秀》。(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看看,也可以看看她的故事和成長歷程,我覺得挺有意義的。)
開學不久,在這有點忙碌卻也有些困惑和消極的日子裏,我又看了一遍奧普拉的這次演講。上次看是學期末,上網流覽時無意中看到的,很佩服並且喜歡奧普拉--因為她的成就,也因為她的勇敢,執著,善良,坦然,真誠和使命感。現在再看,依舊能感受到她身上存在的並且極力去傳遞的那股正能量。或許也正如奧普拉所言,“  我希望今天我能為你們帶來一些啟發。我的演講是為那些曾在人生中感到自卑或覺得自己沒有優勢,甚至覺得生活一團糟的人,這就是我給哈佛帶來的演講”。現在的自己更能理解她說的那些話,想明白一些事,因深有體會而更加認同她的一些忠告。也慢慢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世間並不存在失敗,那不過是生活想讓我們換個方向走走罷了,雖然現在你在人生穀底,雖然那看起來像是失敗。”
“當你到了人生穀底,到那時候,你可以難過一段時間,給自己時間去哀悼你認為你可能失去的一切,但關鍵在於:從每個失敗和遭遇中學習特別是你的每個錯誤,都會教並迫使你成為真正的自己,然後想想接下來怎麼做。生活的重點在於建立內在道德、情感的定位系統,它能為你指路。”
“不要問自己世界需要什麼,問問是什麼讓你充滿活力地活著,然後就去做,因為世界所需要的就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人。”
嗯,追隨內心的熱情,做個真實的自己。
這場演講中:“OMG,我竟然在哈……佛!”奧普拉·溫弗瑞以這樣富有激情的標誌性方式開始了自己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上臺前,她還獲得了哈佛大學授予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溫弗瑞用了許多勵志的話語鼓勵這批2013年畢業的學生,偶爾也談到槍支管制、移民、公共教育等一些政治話題。但是在30分鐘左右的演講裏,這位傳媒大亨大部分時間都在告訴剛剛畢業的學生們如何走好人生的下一段征程。“我今天有個心願,就是能帶給你們一些鼓舞,”她說,“我將要說的這些話獻給所有曾感到卑微、弱勢或生活一片狼藉的人。”
她談失敗的好處,自身最大的失敗,談職業生涯所做訪談的共同性,也談成功和快樂的關鍵等等。
我相信大家亦能從奧普拉有趣而不乏深意的演講中收穫一些東西,她的某些話可能會觸動自己。
<下麵是這個視頻的一個網址,中英文字幕,29分鐘左右,看視頻會比較生動有趣>
http://www.iqiyi.com/w_19rrfeehzt.html
<附帶了中文譯文全文,嘿嘿,內容有點多,有興趣可以看看>
我的天啊!我在哈...佛!真的!尊敬的Faust校長、和我一起獲得榮譽學位的各位,Carl(注:Carl Muller哈佛校友會主席),真是太棒了,謝謝你們!還有James Rothenberg, Stephanie Wilson和哈佛的教職工們,特別感謝我的朋友Henry Lewis Gates博士(注:美國知名黑人教授)!感謝所有的哈佛校友,特別要感謝88屆的畢業生,你們為哈佛捐出一億一千五百萬美元(注:哈佛歷史上最多的一次同一班次校友捐款)。所有2013屆的各位畢業生們!大家好!

感謝你們讓我成為你們人生這一篇章的結束與下一篇章開始的紐帶。對我而言,榮幸根本無法表達我內心深處對哈佛授予我榮譽學位的感激之情。不是每個來自密西西比州的農村小姑娘都能來到劍橋城的(注:哈佛位於波士頓郊劍橋城)。我可以告訴你們,當我今天早上坐在這個臺上,為你們和我自己流下眼淚的時候,我覺得今天是我漫長並被祝福的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里程碑。我希望今天我能為你們帶來一些啟發。我的演講是為那些曾在人生中感到自卑或覺得自己沒有優勢,甚至覺得生活一團糟的人,這就是我給哈佛帶來的演講。  

其實我真的很榮幸,因此我想為你們做些特別的事。我想要跟你們說,請看你們座位下麵有免費碩士或博士學位證書,但是我發現你們已經有了。說實話,在過去的幾個星期我感到很大的壓力,因為我想要跟你們分享一些你們從沒聽到過的東西,畢竟你們都上了哈佛,而我沒有。但後來我意識到其實並不是一定要上哈佛才能有一個驅動性強迫型的A型人格,當然上了哈佛還是有幫助的。雖然我沒有從哈佛畢業,但我認為我的性格和哈佛的畢業生是一樣。大家都知道,我的電視事業生涯開始的出乎意料。正如你們早上聽到的,我當時在參加“防火小姐”比賽。那年我16歲(注:奧普拉出生於1954年,今年59歲),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在我參加比賽那年之前,想贏的話你必須得是紅頭髮女孩。在進行問答環節時,因為我知道我在泳裝比賽中不會贏,所以當問答環節問道:“年輕的女士,你長大後想做什麼?為什麼?”等輪到我回答的時候,好答案都被之前的參賽者說完了。因為那天早上我正好在“今日秀”中看到了芭芭拉·懷特女士,所以我說:“我想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想成為為人民帶來一些在某種程度上能改變人民生活和改變世界的故事。”當我說出這些話時,我覺得:“哇!還挺不錯的!我想做個記者,我要做出一番事業。”後來,19歲時我上了電視。在1986年,我推出了我自己的電視節目,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成功。我以前對比賽很緊張,後來我和自己競爭,每年設立一個更高的目標,一步一步地推到極限。對大家來說聽著挺熟悉吧?最終,我們成功達到巔峰,並在那裏待了25年。 

 “奧普拉秀”在同一時間段的電視節目中連續21年排名第一,我必須說我對於這個成功非常的滿足。但是幾年前,我覺得,在人生的某一時刻,你必須重新來過,找到新的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所以我離開了“奧普拉秀”,以我的名字命名推出了我自己的電視網絡“奧普拉·溫福瑞電視網”,縮寫正好是“OWN(自己的)”。在奧普拉·溫福瑞電視網推出一年後,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認為我的新專案是失敗的。不僅僅是失敗,他們稱之為一個大寫的失敗。我還記得有一天我打開《今日美國報》時看到頭條新聞說“ 奧普拉搞不定‘自己的’電視網”。不是吧,今日美國報啊?真是份好報紙....這正是去年我職業生涯最低穀的時刻。我壓力超大近乎崩潰,老實說,我感到羞愧。就在那個時候,Faust校長打電話邀請我到哈佛做畢業演講。我心想:“你讓我給哈佛的畢業生演講?我能跟這些世界上最成功的畢業生說什麼?而我已經不再成功。”我掛了Faust校長的電話後去洗了個澡。要麼去吃奧利奧要麼去洗澡,我選擇了洗澡。那個澡我洗了很長時間,在洗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某首古老讚美詩中的一句話,你可能沒聽過“終於,清晨來臨...”,之後我就想,我的黎明也許要來了。因為那時我覺得我被困在一個洞裏了。我又想到那首古老讚美詩中的一句話:“困難只是暫時的,都會過去...”當我走出浴室時,我想:我遇到的麻煩同樣會有結束的一天,我會將這一頁翻過去,我會好起來的,等我做到了,我就去哈佛,把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大家!今天我來了並且想告訴你們我已經把“奧普拉·溫福瑞電視網”帶上正軌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想在來哈佛之前把事情做好,所以非常感謝你們!你們不知道你們給了我多大的動力,謝謝!我甚至能更驕傲地來和各位分享一個基本的真理。作為哈佛的畢業生你也未必知道,除非你上過Nagy教授的課程知道古希臘英雄人物。在今天早上來的路上,Nagy教授說:“溫福瑞女士,請堅決地向前走。” 

I shall walk decisively.我應該堅決地向前走。

這就是我想分享的。無論你已經達到怎樣的成就,在某個節點,你會發現你會跌倒,因為如果你一直不斷的在做我們每個人做的事:不斷設定更高的目標。如果你一直不斷把你自己推向更高的目標,你將在某一點上落下,更不必說伊卡洛斯能預測你會跌倒的神話。當你真的跌倒時我想讓你知道,並請記住:“世間並不存在失敗,那不過是生活想讓我們換個方向走走罷了,現在當你在人生穀底,那看起來像是失敗。”在過去的一年裏,這些話支撐著我自己。當你到了人生穀底,到那時候,你可以難過一段時間,給自己時間去哀悼你認為你可能失去的一切,但關鍵在於:從每個失敗和遭遇中學習特別是你的每個錯誤,都會教並迫使你成為真正的自己,然後想想接下來怎麼做。生活的重點在於建立內在道德、情感的定位系統,它能為你指路,因為現在或將來當你在穀歌上搜索你自己,結果會是“哈佛2013畢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那的確是塊敲門磚。我作為一個雇傭過很多人的人,可以說當我聽到哈佛的畢業生,我都會坐直一點,然後說“他/她在哪,帶來見我”。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敲門磚,在未來的日子裏那的確是顆有力的子彈:成為律師、議員、老闆、科學家、物理學家,諾貝爾獎普利策獎獲得者或者晚間脫口秀主持人。然而來自生活的挑戰並不是做個履歷簡單地告訴大家你想做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份履歷不只是告訴大家你完成了什麼,而是你為什麼做這些?這份履歷不僅僅是一個頭銜和職位的羅列,而是告訴大家你究竟想做什麼?因為當你不可避免地跌倒或陷入困境時,它可以幫你走出困境,人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你的人生哲學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對我來說,我是在1994年採訪了一位決定攢零花錢來幫助他人的小女孩,她籌集了一千美金。我想:“嗯,如果一個9歲的小姑娘,用一個筐和熱忱的心就能做到,我能做到什麼?”所以我請我們的觀眾拿出自己的零錢,在一個月內我從一分一毫籌集超過300萬美金,我們用這筆錢從每個州選出一個學生上大學。這就是“天使網路”的開始。

其實我做的只是簡單的請求我們的觀眾:“無論你在哪里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如果可以,請拿出你的時間、天賦以及金錢,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他們這樣做了。無論你在哪里,將你的仁慈帶給他人。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一起在12個國家建了55所學校,重建了近300個被麗塔和卡特裏娜颶風摧毀的家園。所以“天使網路”聚集了我內在的定位系統。它能幫助我知道,我不是僅僅每天在電視上出現,還有我的採訪目標,我的生意,我的慈善事業,所有的一切。無論我追求怎樣的事業,我更清楚把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比分離我們的力量更令人滿足和不可抗拒。但我想讓你們知道,任何事情的一開始對於我們未必明朗,正如我所說我19歲就開始上電視,然而到了94年我才漸漸清楚,所以不要期待一下子就想清楚、並馬上明白自己的使命。對我來說,我最終清楚,我要利用電視而不是被電視利用,利用電視來照亮我們內在天使的一面。這個“天使網路”,它不只是改變那些我們幫助過的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那些提供幫助的人們的生活。它提醒我們,無論是誰,看上去如何,或者我們相信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了我們為共同目標走到一起的驅動力。我最近在“比利摩爾秀”上看到一些東西再次提醒了我。那是一個採訪戴維和弗朗辛·惠勒的節目,他們在Sandy Hook慘案中痛失他們7歲幼子Ben。儘管在此次訪談時國會已經否決了加強背景調查的槍支安全立法,他們談到他們拒絕被國會的否決所打擊。弗朗辛說:“我們的心都碎了,但我們的精神沒有垮,我想告訴他們關於變故的對話是怎樣的感覺,那感覺就是愛。我將會接受他而不是抵觸。”然後她的丈夫戴維繼續說:“你不能詆毀或妖魔化那些持有異見的人,因為如果你這樣做的那一刻,就不再有下文,我不能再那樣做了,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總會有方法將光明驅逐黑暗。”在我們的政治體系和媒體環境下,我們經常看到對這個國家的反思,這個兩級分化,近乎癱瘓、自我利益的國家。然而,我知道你們明白真相。我們都知道我們比電視上新聞媒體24小時滾動從華盛頓傳來的那些憤世嫉俗和悲觀主義更好。順便說一句,那不是我的電視頻道。我們理解,在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相信並支持背景調查,因為他們明白我們可以支持憲法第二次修正案,同時減少殘殺我們孩子的暴力。而這兩者並不必水火不相容。 

我們知道大多數美國人相信讓1200萬沒有合法身份的移民居住在這個國家成為公民會有一條清晰的路徑。因為在捍衛法律的同時,我們還要擁抱自由女神像上的辭藻,而這些話語歡迎了一代代人到達美國的海岸。我們都能做得到 。
正如我們瞭解的那樣,你們能理解,因為你們上了哈佛。來自兩黨派和無黨派的人同樣堅信:貧困的母親和家庭都理應獲得使其健康的食物、住所以及強有力的教育支持。因為我們現在正生活在全世界最為富有的國家中,我們有能力去提供安全與機遇最基礎的社會保障。於是問題便隨之而來:我們將對此有何打算呢?說真的,我們將要對此做些什麼呢?也許你是贊同這些理念的,也有可能你會持反對意見。或許你作為2013屆哈佛的畢業生,對這些問題很上心,抑或是你把關注點放在了其他極具挑戰性的事情上。你可能想要通過行政工作改變我們的社會,你可能想要做自己的電視節目,你也可能僅僅是想收集一些零錢,你的父母會讚揚你現在的所作所為。關鍵是你們這一代人肩負著突破國家積年累月無法突破的重重圍嶂的使命。你們每一位上了哈佛這所名校的人都擁有千萬機會、無盡不可。現在你有機會來改善你的生活,改變你周圍人的生活,以及整個國家的命運。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我可以堅定地告訴你:這個時候,有關你的故事已然盡善盡美。Maya Angelou常常說:“有所學時你要去施教,有所得時你便去給予。我親愛的朋友,那將賦予你的故事以目的與意義。”你們都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打造屬於你們自己的“天使網路”,與此同時你會擁有史無前例的影響力與權力的工具。我用虛擬網路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的網路電視在鼎盛時期的日流覽量能夠達到2000萬,在這個Twitter、Facebook、YouTube與Tumbler盛行的時代,你在片刻之間便可獲得幾十億的流覽量。就是你們這一代,在其他人都以為你們會對政治漠不關心的時候,你們用你們的一腔熱情,徹底顛覆了世人的想像,你們在2008年的時候,參與總統大選投票的人數創造新高。當那些“博學多識”的人們猜測道,你們必然已經失望透頂,你們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太沮喪而不可能重複2008年的輝煌時,你們用甚至比2008年更高的參與記錄,再一次讓世人刮目相看。這就是你們這一代.

我所瞭解的你們這一代對一些胡言亂語有極為敏銳的追求,你能在哈佛“胡說”嗎?關於我們的國家,虛偽幻象鋪張在你眼前,紛擾流言充斥在你耳畔。我深知你們比眾人更加瞭解,一個國家真正的進步是要求建立在真實而坦然的基礎之上的,還有更為重要的——一種感同身受的心理。我想我不得不坦言,在我25年的訪談歷程中,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我們的人生有一個共同的公分母。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願意被分割。我在每次訪談中發現我們的“公分母”,發現我們想要的,是我們想要被證實、被認可。我們渴望被理解。我的職業生涯中容納了大約35000個訪談,每每在攝像機的鏡頭關閉後,幾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轉向我,用他們各自的方式,詢問著同一個問題“像這樣可以嗎?”布希總統這樣問,奧巴馬總統這樣問,我在英雄的口中聽到過這個疑問,同樣也在家庭主婦的口中聽說過這句話。我聽受害者這樣問,也聽過那些有罪行的人們這樣問,我甚至聽過碧昂斯和她的粉絲們這樣問。碧昂斯結束表演之後,把麥克風遞到我手中,問道:“像我這樣可以嗎?”朋友或家人、支持者或敵人、每次爭論或邂逅的陌生人,有關每一次交流,我都可以篤定地告訴你們,他們都想知道一件事兒——“像這樣可以嗎?你聽得見我嗎?你看的見我嗎?我之所言是否對你有些許意義?”儘管這裏是Facebook誕生的大學,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夠脫離虛擬,盡可能多的和那些與你意見相左的人進行一些面對面的交流。 
你們要有勇氣去直視他們的雙眼,去聆聽他們的觀點,並且確保這世界的高速、距離、匿名不會讓我們失去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認可那些我們作為人類共同享受東西的能力。這是你作為一個個體或是為了整個國家的成功必須要做到的。“一定存在某種方法可以使光明驅逐黑暗。”一位孩子在12月一個普通的星期五被殺害的父親如是說道。所以無論你願意稱她為靈魂、精神、抑或是更高尚的自我,天資什麼的,我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星星之火總能夠點燃我們——只要你願意讓自己被點亮。作為一個來自密西西比州農村的年輕姑娘,我早就知道,成為自己比假裝成芭芭拉更容易。縱使我對自己的堅守是因為我想要成為芭芭拉而起,我希望的的坐姿像芭芭拉、談吐像芭芭拉,舉止像芭芭拉。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在電視上讀新聞的時候,我把“Canada”讀成“Can-a-da”,這就成了我試圖變成芭芭拉的終止。我在電視上把自己層層剖析,我笑個不停。隨後真正的自我脫穎而出,我突然就想通了“哦,哎呀,與其成為芭芭拉我能夠成為一個更出色的奧普拉。”

我非常理解在你們即將離開大學象牙塔一樣舒服單純的生活,把你們在哈佛裏積累的經驗拿出去實踐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些焦慮與猶豫不決,但是無論你一路上經歷到怎樣的挑戰、挫折、險釁、絕望,如果你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目標,真的只有一個目標,你就會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這個目標就是:作為一個人,你要滿足你最真摯、最坦誠的自我表達,奮力拓展自己的人生領域,去追逐生命的最大化,去改變你周圍你親友,讓他們的人生也因你而不同。神學家Howard Thurman將這件事兒闡釋的淋漓盡致,他說:“不要追問這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捫心自問是什麼支持著你活到現在,然後你奔赴你的信仰、因為這世界需要的就是人們充滿活力地活在世上,”這是世界需要的——正如來自勞德代爾堡的邁克爾·斯托爾岑貝格。邁克爾年僅8歲時險些喪命於細菌感染,雖然他活了下來,但卻永遠失去了雙手雙腳。須臾之間,原本一個完整的,充滿活力的男孩兒失去四肢,成為一個殘疾人,他的命運軌跡在這一劫難之後被硬生生地扭轉。但在失去一切之後,他聽懂了他的心,他明白了自己真正想成為誰,他拒絕整日坐在輪椅中上沮喪、難過,而是選擇了在假肢的扶持下繼續行走、奔跑、玩耍、他甚至加入了他高中的曲棍球隊。上個月當他得知在波士頓馬拉松的轟炸中,有一些不幸的人同樣被截肢時,他決心用同樣的“燈光”幫助他們驅逐黑暗,於是邁克爾和他的兄弟哈裏斯創辦了mikeysrun.com為其他被截肢的人募捐。他希望集資100萬美元,等到2014年哈裏斯從1000多英里外跑波士頓馬立松時,這兩位年輕的兄弟將把人們聚集在一起來支持整個波士頓社區,如同他們的社區支持邁克爾那樣。當這個十三歲的孩子第一次被問及一些關於同樣被截肢的人的事時,他說:“他們一定會很傷心,因為他們失去了生命中重且永不複返的東西,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是他們一定會振作起來的,他們只是現在還沒察覺罷了。”我們可能對這種事所知甚少,這些事情並不常見,在電視裏也鮮聽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有所獲知。但是我對你們有信心,不管發生什麼,2013屆的畢業生們,請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們也要記得去確保我們的國家的安康。我有信心,因為那個9歲小女孩會出去收集零錢;我有信心,因為David和Wheeler;我有信心,因為邁克爾和哈裏斯。我有信心是你們讓我充滿信心,因為你,因為“天使網路”現在就在這裏。這其中就有四年前來到哈佛的Khadijah Williams。Khadijah在過去的12年中上了12個不同的學校,身處在皮條客、妓女、毒品販子和流浪兒之間的垃圾袋子裏,她為了不讓同學們聞到他身上的異味,他每天清晨會去百貨大樓、沃爾瑪超市洗澡,今天他成為2013屆哈佛畢業生的一員。

不時地,你可能會失足跌倒,我們之中誰也難以倖免。對你的未來之路你會彷徨、會憂慮、會無所適從,但是我知道:只要你肯聽聽你內心深處的聲音,你體內隱藏的GPS定位系統,能讓你回歸你人生的本真,你可能會因此活的更加奪目。你一定會快樂,一定會成功。你一定可以讓世界因你而不同。祝賀你們,2012屆哈佛的畢業生們。把祝賀同樣送給你們的親朋好友們。祝你們的命運永遠備受眷顧,同時感謝你們的聆聽。
Was that okay?像這樣可以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