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梦想与现实交织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6 5:42 pm
罗越华
梦想与现实不是永远的敌人
在采访之前,我曾经在一个聚会上听过韦仁兴先生的演讲,他是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韦仁兴(为人行),韦字是读第二声的,古代就有韦编三绝的成语,其中的韦也是读第二声,只不过现在读第三声的人很多,就变成了第三声,实际上是第二声。当然,我并不是上来纠正读音,而是想告诉大家,为人真的很重要。首先做人做好了,才去谈其他……”相信能在不是自己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范畴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面试成功,也有他注重为人处事方面的原因吧!
采访当天恰好韦仁兴先生有一个培训,但是为了我们的采访,他决定将培训的PPT拷贝下来自学而空出时间被我们采访,因为他觉得这十分有意义的事,就像做现在的工作一样是有意义的事。
最初的梦想--科学家
“我喜欢去海边玩,因为小时候有一篇课文就叫《山的那边是海》,我就是在大山里的人,没有见过海,对海很好奇。广州海洋大学在湛江,比较近海。第一次去海边玩时,海风吹得我觉得海风很腥。我还尝了那里的海水,真的好咸,我喝汤都没有那么咸。然后,有一次在沙滩上见到了一个漂流瓶,就像QQ邮件里的漂流瓶那样,里面还放了好几张小纸条。一张写着‘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一张写着‘我长大后要做医生’……我猜应该是个小学生写的。那时候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教我们看北斗七星,我很认真地听。晚上就仰着头,找北斗七星的位置。终于找到了,发现教科书上说的那颗北斗七星中最亮的星其实并不亮。那时候我就觉得宇宙非常奥妙,自己一直想当一个科学家。为了这个梦想,我在选文理的时候是在父亲的反对下选了理科,在选择大学的专业时也是选理科或工科类的。”顺应自己的心去选择的性格无疑也是后来转行的催化剂。
高考--梦想的拦路虎
“那时高三,我相信全中国的高三学生都是那样,都只会管成绩考得高不高分。在我那年高考的时候,上一年的高考分数线很高,达到620分。因此我那年的高考试卷就请了另一个老师出卷,考题非常难。而我是实验班的,按照平时模拟考试来看,班里最多只有两三个同学是上二本的,其他人的分数都是一本线上的。但是我那一年就有六个学生是二本的,而我很不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当时也想过复读,因为自己平时模拟的成绩都能在一本分数线以上,但是家里有八个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就放弃了复读。但是我有一个已经考上了一本的同学选择了复读,最后考上了山东大学。而我报考的时候就贴合实际一点,不再天马行空的想当科学家,就选择了现在的专业。其实我觉得报考前真的应该好好地去大学看看,了解大学到底是怎样的,可惜当时没有这个条件。”
还好有你--班主任助理的经历
当我问起是否做过班委时,他对我说了那时竞选班委的趣事:“我小学、初中做了九年的班长,高中的时候没有做,而我一直是比较喜欢管理学生这一块,就在大学期间积极竞选班委,而且只竞选最大的两个,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但我们大学的那个班是工科班,三十个男生一个女生。第一次竞选班长时,刚好那个女生也竞选,就被刷了下来。我在大二竞选团支书时,那个女生因为宿舍不近男生宿舍,不好管理,就被劝不要当班长,然后她也竞选团支书,我又被刷了下来。”说到这里,他也觉得有点哭笑不得,不过自己竞选过,也不遗憾。
“因为大二已经很少社团活动了,又不当班委,我就想着不要那么闲,刚好招收班主任助理,我就去面试了,还好可能因为我大一时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名列前茅的,就成为了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助理这份工作在我们学校是没有补贴的,但是因为班主任助理这个工作认识了很多人,和班主任、同学之间的感情很深,同学们包括班长都很听我话,所以我比较喜欢在广州,因为大部分同学都集中在广州工作。我一叫他们出来聚聚,很多人就能聚在一起”,同学情谊也是让人不想走到远方工作的原因。
而问到班主任助理这份工作对他的帮助时,他说:“帮助是肯定有的。就比如说,我卖的第一份保险,就是我的大学班主任买的。而我也在任班主任助理期间认识了很多人,比如书记,对我的沟通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鼓足勇气来做更好的自己--学霸转行
“我开始读书的时候,我的五个姐姐也在读书,家里经济负担重,就想着不读了。但是农村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嘛,我爸就让我读书。而我想,既然读,就读好一点。”
“读大一的时候,自己不喜欢玩游戏,也没有谈恋爱,剩余了很多时间。当时刚从高三过来,学习的热情还没有消减。就在图书馆里看书,也就是现在说的泡馆。虽然说很多人认为高数很难,但我就喜欢做高数题,把高数书翻遍。我的高数考了100分,但是那个经常玩游戏的舍友只考了18分。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同学在同一个宿舍,我们的老师就很纳闷说:‘你俩是不是闹矛盾啊!’事实上,我和那个舍友关系特别好。因为我舍友特别爱玩游戏,而且是通宵玩。我觉得那个鼠标的声音很吵。但是有一次,他请假回家了,我反而睡不着觉,就打了个电话给他说:‘你快回来,我听不到你鼠标的声音睡不着觉。’”
韦仁兴先生还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在大学期间也参加了有关自己专业的社团,也参与策划过很多活动。甚至可以因为一个讲座去看一本书,用自己空闲的时间去看完一本舍友买回来放在角落,名为《大学究竟在读什么》的书。
也许很多人觉得学得不好的人才需要转行,但曾经也是学霸的他勇敢地冲破父母的反对和乡亲们的质疑,果断地放弃了自己已做了半年并且是本专业的工作,顺应自己的心,去新的领域发展,做更好的自己。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刚毕业的他面对车水马如龙的大城市,有向往也有迷茫。刚开始,他做了自己本专业的工作--机械工程师。“因为我是机械工程师,既要设计也要谈业务,比如客户买的车发生问题是不是因为设计上的问题,要怎么改善。但是这个公司谈业务是没有提成的,当时面试的时候他说没有提成但是有奖金,但没有具体说会怎么给。当时觉得工作没有动力,也看不到发展前景。而且我当时工作的工厂年龄架构很多,像我这样刚出来工作的人很少,共同话题很少。”每天在遥远的异乡工作,过着朝九晚六的生活,既不在父母身边,也不在大多数同学工作的地方,没有可以与自己谈谈心的人,没有努力工作的动力,没有自己想要的相对自由的生活,没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无奈席卷而来......
      势不可挡的大潮流--转行
在广州海洋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告诉我们“我们班的同学其实现在各行各业都有,有40%的同学做了关于本专业的工作,例如在深圳比亚迪设计汽车,因为本身是机械设计,首先汽车行业可以做,另外就是偏向电子类的,如ACER电脑品牌的电脑里面构造的设计,其余的60%分布在其他行业”
他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的专业和职业不对口,而他之前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做现在的这份工作,他也曾经去深圳比亚迪公司应聘,也被录取了,但是顾家的他并没有选择留下。当然,刚开始的他也选择了本专业的工作了半年,然而他还是转行做了现在的工作。
一不小心遇见你
“其实是我的一个大学同班同学介绍我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工作的。他是双学位,因为他学了本专业后觉得自己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没有兴趣,就攻读了另一个学位。他是广州本地人,他和我一样转行保险行业,我们这个部门也有很多其他大学的人,大多数转行到这里,也有几个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之前并没有想过会来这里工作,就连面试也是机缘巧合,没做准备,就穿着便衣去,最终还是过了。”
转角遇到爱
因为和以前的工作有着鲜明的对比,对比下他就选择现在的工作。“我十分看好健康行业这方面的发展前景。而且我现在工作的部门是新建立的,它只招20到30岁的大学本科生,共同话题比较多。事实上,如果我做原来的工作,其实工资比现在的工资要高,但是我比较顾家,想离家近一点,比较好照顾父母。深圳比亚迪的那个工厂是靠近惠州那边,离家比较远,而我现在在广州工作,回家比较近,想回去很快就能回去。我属于那种有时间就想和朋友出去聚一下,喝喝酒,而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在广州这边工作,聚会也比较方便。现在的工作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由,工作的时候可以玩,玩的时候和别人说一下保险,也可以是在工作。”性格就比较“任性”的他果断地辞掉自己本专业的工作,来到一个对自己来说全新的行业。
不可避免的磨合
“真的不适应,几乎从零开始,学保险,要比别人努力。有很多困难会遇到,包括现在。很多人不信任保险,就算他们自己在保险中受益很多,也会因为别人说一句‘保险是骗人的’而立马调转枪头来附和。可事实上,我们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国营产业,怎么会骗人呢?所以说服别人去买保险来保障自己的健康,其实非常难,因为要面对很多质疑。”对自己来说全新的行业和刚毕业不久的自己,就像两块还没磨去棱角的石头,并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所以需要不断的磨合,需要自己不断的适应,才可能更好地继续下去。在采访当中,韦仁兴先生对这份工作的坚定以及较好的自学能力也让人为之动容。
          有意义,有动力
他现在的工作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洲区域中心的社区健康管理师,他所在的部门是新建的部门,其中的健康保险是对社保和医保的补充,就相当于存钱来保障自己的健康。在他看来,健康十分重要。而他还和我们说起他父亲和他说的一个故事“华佗有个弟弟,不是医生,但对疾病的预防很有研究。当时有一个人问华佗当今世上谁是医术最好的人,华佗说是他弟弟。问华佗的人不明白,华佗解释说,他的弟弟在疾病发生前就及时预防,而我只是在病人发病后才去将病人救好,我弟弟救的人多,当然是他的医术最高明。”因为这个故事,他也对现在大多数人宁肯生病后才去医院看病而不是及时预防的现象表示无奈。因为往往那些得了重病没钱治疗的人,如果没有买健康类保险,就得到处借钱筹款而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间。所以他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十分有意义,这是能让他在一个全新的行业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进化的梦想--环游世界
“现在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因为我很喜欢旅游,但是家里经济也不好,不忍心花父母的血汗钱去玩。所以我在大学时就用平时兼职或者是暑假工寒假工赚取的钱到处玩玩。有一个大学暑假就试过去广州找暑假工,找不到就去珠海,可还是找不到,就去了深圳,在深圳也找不到,最后是去了东莞工作了一个月。因为在大学资助我的名为摘星计划的组织,我还去了梅州游玩,感受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客家文化。在大学期间也把自己学校周围的风景看遍,去过离学校比较近的海南岛,去过韶关,还去过比较远的湖北。我虽然是肇庆人,但在农村长大的我还没有去过肇庆,在大学期间就去看了下肇庆的七星岩。”他也承认自己一步步地走向实际,所以很多事他也希望我们自己感受,希望我们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好好珍惜还能有天马行空的思想的自己。他还鼓励我们多去旅游,因为多去别的地方转转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去哪个地方工作。
走前方的路,不留下遗憾
没有在本专业行业工作的他并不遗憾:“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就好像是学自行车或者是游泳的知识一样,一旦学会,不是说你很久不去用它,你就不会骑自行车或者游泳,你还是懂得怎么去运用它。就好像我学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我可以回家里建一栋自己设计的楼房。因为大城市的地皮很贵,在家乡建比较实际,而且父亲在家乡也留了地给我,但是他帮我建的楼房和农村其它楼房的设计无异。但我想建设一栋把中西方最有特色的建筑元素结合起来的楼房,专业知识例如三维设计,就可以帮助我实现这个抱负。”
相信有很多人也小时候有很多的梦想,在高考前,我们不得不只想学习,只考虑成绩,因为高成绩才意味着更多的选择资格。而我们又无法避免地在报考时陷入迷茫,手忙脚乱地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再做一个比较接地气的梦,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活,然而,大学便是走入社会的桥梁,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曾经觉得自己不会走的路。这时现实又跑来你的面前,让你又要放弃你的梦,你会如何选择呢?面对转行大浪潮,转行并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是一个更好的反弹,所以勇敢地大步向前走吧,现实与梦想也不是永远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