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活著,在心底

发表于 : 周日 5月 03, 2015 2:54 am
谢奇苑
前幾天在同學的推薦下找了作家余華的作品《活著》來看,嗯,看了就不想停,很想看到一個好的結局,可是沒有...看完之後,心裡有些難受。
PS:下面是一段梗概,若看過這本書,可跳過這一段~
故事是以年邁的男主人公福貴回憶並向“我”講述自己的一生的形式來敘述的,故事是露骨的,直接的:福貴本是一個地主的兒子,家境富裕,父母健在,妻子家珍是個美麗而極其善良溫和之人,女兒鳳霞也很可愛。但他因好賭而敗光家業,父親差不多算是被他氣死的吧;也不得不因貧窮而搬到茅屋去住;家珍那時候懷著孩子,被她的父親接走了,他沒有能力和勇氣去挽留她,不過還好,後來家珍帶著孩子回來了。福貴母親病重,他本是拿著家珍的最後一點積蓄進城給母親買藥,沒想到被抓去當壯丁了。輾轉一年多才回到故鄉,那是母親已去世,還好,家珍仍帶著兩個孩子等他回來,可惜女兒鳳霞因發高燒未及時治療而變得耳聾和啞了。後來是一家人過著艱辛的生活,那是大躍進,三年困難時期吧,他們經歷了長久的,可怕的饑荒;以及文革;還有一次又一次的生離死別:活潑懂事的卻未曾過一天好日子的才11歲的兒子在獻血過程中竟被抽血過度而永遠離開了;好不容易結了婚剛過上幸福生活沒多久的女兒因難產後大出血而走了;妻子家珍帶著病和傷痛離開這個世界;女婿承受著失去妻子的巨大傷痛,沒幾年因工作意外被砸死了;就連外孫也在不久后因吃得過多而撐死了。最後,留下富貴自己,由一頭老黃牛陪伴著,靜待生命的終結...
厄運仿佛從未離開過福貴,從未離開過這個家庭,嘗嘗毫無征兆地降臨,壓得他們,甚至是我們,喘不過氣來。希望,未曾出現;美好的願望,未曾被滿足。現實與理想總是落差很大,悲劇太多。又或者是作者的安排讓我看到:种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如果福贵没有因赌而败家,他恐怕永远都不懂得珍惜和善待自己的家人。也因此没有再当地主而被处死,逃过一劫。后来的日子,虽因贫穷而变得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共度难关,体会到妻子的不易与伟大,看着活泼的孩子日渐成长,反而感到快乐,也越发努力劳作,想要好好待他们,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反而感到快乐;福贵被抓壮丁,日子异常难捱,与亲人团聚就成了支撑他坚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倍加珍惜这份艰辛的亲情。有失,有得,生活总是如此;也許“失”與“得”未曾平衡,即某些時候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多一些(通常這時我們會顯得不滿),但我們經歷了不一樣的生活,收穫了某些更重要的東西,不是嗎?苦難,也是一筆財富吧。
死是很容易的事,活着才是最难的。福贵与妻子家珍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一个个亲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儿子和女儿还这么小,就都相继离自己而去,之前还会痛哭,后来却是泪都不会流了…如果是我自己恐怕早就崩溃了,很难想象人的一生竟会如此艰难…大概是他們心中一直有個活下去的念頭,才堅持下來,走得更遠。
也许,我们会比别人或自己的想象中更坚强。就像福贵的妻子家珍一样,以前是小姐,没吃过苦头;可后来福贵家道败落,父亲想接她回去,永远离开福贵,但她不离不弃,穿粗衣,干农活,每天累得半死,亦从未抱怨。福贵被抓走的那一年多的日子里,她带着两个孩子也艰辛地坚持下来,虽不知他去哪儿,但仍相信并等待他归来,未曾离开。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她得了软骨病,不能干重活,不能挣多几公分,竟然担心地哭起来,害怕拖累大家。忍着痛下田,不愿休息。饥荒的时候,自己拄着拐杖进城乞讨,却瞒着大家,那时候的她身上已经没有一点肉。连自己都觉得快撑不下去时,那个活泼的儿子有庆竟因抽血过度而走了…福贵说“她走得干干净净”。很佩服这样一位坚强隐忍的母亲,从不怨天尤人,怜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因丈夫的转变和孩子对他的孝顺而感到无悔。人做到这种程度,深感不易。
生活会很残酷,但我们不一定会因此而厌世。只要自己热爱生活,多些容忍和坚强,看到生活的爱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也就不会觉得很糟糕。
人生遇到对的人不易,要珍惜那些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
一个人能平静回忆起并讲述自己的一生,无论多么糟糕的经历,自己做了多少错事;或是美好的经历,能坦然承认,也挺不容易的。我想,应该是他认可自己的一生,而且没有太多的遗憾了吧。我同學跟我說----富贵牵着老牛,和“我“娓娓道来。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眼神含着过去,看着现在,已无法展望未来。富贵淡然了,作者沉静了,我们深思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因为什么?活着,能够做些什么?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悲剧的,他是在告诉你:你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有时候也在想。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如果你是一个人的你,那么也许你很难回到这个问题,但是你不是一个人的你,你有家人,亲人,朋友,这是你活着的直接原因。可是还是想说,无论是家人、爱人还是朋友,这都是表象,其本质的,那个东西叫做爱,因为被爱,所以活着;因为要爱,所以活着。而爱不是永恒的,富贵回到了孤独,是孤独,让他寻找爱,是孤独,让他渴望爱,是孤独,让他懂得爱,懂得活着的意义。(我覺得他說的挺對,挺好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福貴這一生的悲劇,帶來的不只是我們無奈的感歎,更多的是我們的反思:反思一段歷史,反思一個他人的一生,反思現在的你與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