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世事是为逍遥——《读庄子》

版主: 黎錦麟

回复
刘映曼-孖女
帖子: 2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01, 2014 4:40 pm

洞察世事是为逍遥——《读庄子》

帖子 刘映曼-孖女 » 周五 4月 10, 2015 10:30 am

久违孔庄,特发此文以书胸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所谓的“恣意汪洋”,就在这开篇的声势浩大里,喷薄而出。
就我本人而言,读起先秦的文学著作是颇有些难度的。语言的习惯和后世的文言文相距甚远,更遑论今天的阅读习惯了。但是庄子这种卓然的气势,就是看的你云里雾里也是卓尔不凡的。
读庄子,最直接也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爽!读庄子就好比领略超级艺术大师的精彩演出。庖丁解牛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在庄子原文里是这么描述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无法想象这种绝妙的演出,屠宰怎么和舞蹈挂钩了?但结合后面的描述,我们明白了,“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之地矣。”这种高明的刀法,你怎知不是舞蹈?刀刃行于关节中“咔咔咔”的轻响,错落有致,你怎知不是交响乐的演出?这种阅读享受,非常言所能道也。
然而,庄子作为文化经典,并非只是如志怪小说一样消遣娱乐之用的,他的的确确讲述了人生的真谛。开始读书的时候我还年幼,对庄子的思想理解得相当肤浅,甚至是有点儿排斥。我总觉得庄子带着点诡辩的套路。比如那段说卖治疗冻手膏药的,“能否皲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异也。”这和今天说滥的心灵鸡汤何其相似乃尔?随着年岁渐长,才渐渐明白,今日的心灵鸡汤之所以令人生厌大多因为其拾人牙慧,而庄子于2000年前便有此体悟,当可称得上为远见卓识。
可是这不是心灵鸡汤的问题。当我年齿再曾,我又有了更深层的体悟。虽说依旧很肤浅,但终究是对自己而言不小的进步。庄子道:“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还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237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这种胸怀自然的气度,或许才是真的逍遥吧?
再往深层次想想,“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把这段话和上面那段话结合起来,我们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了。鸟雀鼹鼠的一枝满腹,和人的“浮于江湖”“逍遥乎寝卧其下”一对比,我们就看出庄子的用意了,他就是要我们享受当下,享受一有的一切。他的言论不是什么“修齐治平”,而是简简单单的吃饭睡觉。事实上,这种对内心的修炼是每一位深入思考的人的追求,无论是“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的颜回,还是“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的梭罗,皆是如此。
也许,庄子就是洞明世事后自己逍遥的消遣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