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

版主: 黎錦麟

回复
2011级星星陈科
帖子: 61
注册时间: 周一 8月 26, 2013 1:09 pm

《落地生根》

帖子 2011级星星陈科 » 周二 1月 13, 2015 1:39 pm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生。”落地生根的生命力,用白居易这首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好像,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壤,也不需要人工的营养,只需要给它下脚的地方,它就能呈现给你一片蔚绿。
不像杨桃的娇羞,还需要一年四季结果开花的轮回;也不想寒梅那样孤独,惟有十二月天的时节,才吐露生命最美丽的一撇;更不用和菡蓞作比,只有在浓夏时节芳香满池。这株落地生根,永远也不计较大自然的变化,似乎四季的轮回对它来说,更能展现其顽强生命力的色彩。冷不防,在最偏僻的一角,一株独秀的不是黑牡丹,而是它——落地生根。
是呵!记忆中的落地生根,只要让它散落地下,或者一叶,或者半截,在随意与不随意间,总能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常常会为落地生根感到惋惜,因为它始终也不懂得人们的喜好;也抱怨它的高洁,从不需要人们施舍给它的肥料,总是在大天底下,以阳光雨露为营养,懂不得外力的作用,竟会使它拔地而起,参天而上呢!这种少了人气眷顾下的生命,自然显得有几分放肆和活泼,几分无拘无束而又都领风骚,甚至在最严寒的岭南十二月末,也能向大自然展现其最蓬勃的年纪。
小时候,大人们常常把蒲公英指给小孩子看,说她是传播爱的种子。上了学,老师也教导学生,要做一株蒲公英,飘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带着最纯真的梦想,飘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也曾原作一株蒲公英,初始的梦想也是那样纯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降落——生根——发芽——成长——又慢慢离开。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成熟,当一次次失意和彷徨之后,无奈的压抑,终于对让儿时的梦想产生怀疑,原来我并非适合做一株蒲公英,以为蒲公英也是有主人公的功利性的,当然也有它的生存的条件——至少它不会在这最荒凉而又肮脏的陋巷生长。她生长在,只有孩子能采摘到她的地方。知道我再看到这株落地生根,我才参透我的生活和生命,以及我的经历和经历中的得与失,在短暂的生命中,更适合做一株落地生根……
纯真的童年,想不到落地生根也会开花,而且开在叶子上,开得那样多彩而又团密。当在异乡云南昆明,在偏僻的圆西路的陋巷,看到这一片开着花的落地生根时,心里的情愫,除了惊喜和喜庆外,更有对其生命力的敬畏,此时,正是昆明十二月天呢。虽说昆明被称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一个叫春的城市,然而,滇西的十二月天,也少不了寒冷,特别是夜晚的春城,“妖风”四起,寒气伤骨,总会让人不堪徒步,全身颤抖,心生寒意。
感谢,今日的昆明,阳光普照。一种春回大地的感觉,至少给了我一份暖意融融,甚至,对像笔者一样滞留他乡的游子,一丝乡情的回音吧。挥别这偏僻的一抹绿,走到喜气洋洋的,赶着过年的大家,不属于这里却又明明生活在这里的人儿,终于感不到“独孤求败”的凄凉和颓唐,至少还有这片落地生根,还是家乡的风物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每当乡情泛滥,爱情也往往不甘落后,总在不迟不早间渗透全身,不可抑郁。睹物思人二而却物是人非,李清照早已写透了。即景伤情而却无可奈何,欧阳修也早已呻吟烂透。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早有了漂泊的心理准备;既然选择了,原作一株落地生根,就有理由放弃“完美”的蒲公英……
春城的野樱花正艳,这不是南国的花蕾,却容易把它想象成四月的枇杷。不是华南的落地生根,却依然令人熟悉,华南的爬山虎……

(甲午年十一月末,滞留昆明城。读恩师陈老师文以有感之。睹落地生根而有所思,比及人生,唏嘘不已……)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