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第一次访谈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发表于 : 周日 4月 27, 2014 1:37 pm
caly wang
Q1、作为一位副教授,您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经历中比较与众不同的地方?
答:谈到我的经历,我想找我的两个以前的大学同学的遭遇与我对比,从中你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有很好规划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我们现状差别巨大的原因:

我大学本科是在南京大学读的,当时我记得是1993年,和我一起在南京大学读的还有一个姓王的我的同学(以下简称王)。在那时,我还有一个姓张的朋友(以下简称张)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比南京大学差)就读。大学期间,张很努力,考到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紧接着又读了博士,现在已经是北师大的教授了,职称很高。而我毕业之后就直接去找工作,但工作了两三年没什么成果,于是就去参加了考试,来到了中科院遥感所工作,再后来又觉得计算机比较热门(当时是2001年),就去读了计算机博士(本科读的是城市规划),最后来到了现在的深圳大学任教。现在想起来我会觉得自己读博之前的7、8年的时间白白浪费了,再者说如果我当初坚持于自己本科所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很可能现在我应该是在给政府领导讲解什么一些城市规划的知识,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多了,所以说我的经历还算是有点坎坷的。至于我的姓王的同学,就可怜了,他大学毕业后,先工作了几年,后来工作不好就去参加清华大学的考试,考上了,打算要读两年的计算机研究生,可读一年之后他又觉得那个不适合他自己,于是就去了中科院遥感所,后来又出来了,现在就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收入低微。
总结起来就是说,明明我和王的起点比张的高,但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对自己制作出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导致毕业之后耽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无用功上,现在已经被张远远的甩在身后。这绝对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选择的不坚决和计划的无目的造成的,你应该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


Q2、您大学本科毕业后再读研究生,您现在会对您当初的这种选择后悔吗?
答:从我上面描述的自己的经历你不难看出,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当的是在选择面前不够果断,总是走到一半就退回原点,然后走其他路,而那些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则借这个过程把我甩在了身后。我不会对自己当初选择读研后悔,应该后悔的是自己不过当初不够果断,立场不够坚定,没有确定好自己想学的东西,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

Q3、老师,您觉得大学生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积累哪些方面的素质呢?
答:我个人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安排时间的能力。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管理,在各种选择中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制作一个时间安排表,做事一定要有目的性,要为自己将来走上社会考虑。
2.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可以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互不相识,如果想度过一个不孤单的大学生活,就要主动去了解其他人,结识其他人,这就锻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 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大学期间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写各种类型的论文,在同学或老师面前究竟应该怎么展示自己的ppt,或者说表达自己的想法, 是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并总结的。
4. 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在大学期间都必须靠自我完成,要不断磨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虽然有些东西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但独立思考是必不可小的,对待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Q4、老师,在大学里,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处理和发展我们的人脉关系?
答:学习和社团是可以兼顾的,尽量把钻研知识和发展人脉两者结合起来,发展人脉你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社团或同乡会之类的组织,多和别人讨论问题,多和大家一起参加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平时没事可以一起出来吃饭,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不仅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能交到朋友,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注意:人脉要主动积极,学会交往,友情也是要靠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要做个做事主动的人。另外,一些社会的活动,比如什么运动会志愿者这样的东西,多多参与也是绝对有益处的。

Q5、一般公司来深大招聘毕业生时会重点考察学生哪方面的知识,你对这方面了解吗?
答:这方面我有一定的了解。不可否认专业知识能力是各种企业公司们招聘考察学生的重点,但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经历、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他们很在意的一部分。现在很多公司的产品、项目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团队,技术再强也做不出像样的东西出来。

Q6、那您觉得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答:一方面你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社团组织的大活动或团队比赛,来锻炼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老师上课布置的一些团队作业来磨练自己。我们院的ACM团队合作比赛也是一种锻炼合作能力的方式。

Q7、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发现自己兴趣所在?
答:你要不断的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不断的接触各种东西,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劣势。不管你现在是什么专业,在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之前,尽量去做一些多元化的兼职,实习等,体验了之后,你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确定好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不一定说现在是计算机专业以后就要从事计算机行业,很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都和自己的专业毫无关联,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Q8、您对我们大学生生涯规划有什么建议么?
答:这东西一定不能马虎对待。要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要漫无目的的生活。可以先制定好自己一两年内的计划,是要双修,还是留学,或者读研。然后再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只是大二而已,大学很快就会过去的,一定要及早对自己的生涯做出规划,至少是一两年内的规划,还有,做决定一定要坚决、果断。

Q9、您觉得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您觉得大学生应该加强哪方面能力的培养?
答:没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虚度时光,完成不了从老师为主导向学生自学的转向,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我思考与实践能力欠缺,这些就是大学生普遍的问题。大学生最应该加强的就是自己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另外执行力也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10、很多人觉得学计算机最大的目的就是制作网页,您怎么看待会不会制作网页对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意义?
答:其实制作网页并不是一名本科计算机学生的重点,网页是前台的东西,看起来很好看,
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把目光一味的移向了网页,其实我们计算机需要学的东西绝不仅仅是表面
的东西,一些后台运行的东西也要去学习、了解。会不会制作网页不能作为衡量计算机专业
学生知识技能高低的标准。
Q11、您觉得大学生修读计算机专业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应该怎么认识计算机对自己将来就业的意义?
答:这个不是明智与不明智的问题,学会了一些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对我们将来就业绝对是有用的,将来不一定要从事跟计算机直接相关的工作,像银行,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相应的信息部门,这些都需要利用到计算机的知识。现在学习一些实用的东西,以后社会经验丰富之后,阅历丰富之后,在慢慢接触一些虚一点的东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Q12、我们本科现在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和将来工作单位要求掌握的东西有一定出入,相比之下专科院校学生学习的东西比较切合生活应用,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大学生本科所学的东西和专科院校是不一样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学的是一些马上可以上手的东西,他们毕业出来适合去小公司工作,因为小公司往往要求应聘者给到一个项目后能一个人或几个人马上动手完成,而专科院校毕业生学的都是跟工作直接相关的东西,注重操作性,刚好满足小公司的要求。至于我们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的东西都不能马上用到,我们会偏重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会让你们以后在大公司更好的生存,因为大公司一般做大项目前都会有相应的培训,自我学习能力强的人更有优势。所以不用担心现在学习的东西还不足以让你能轻松完成公司的一些实际项目,关键的是要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自我学习,自我探讨的能力。

Q13、您怎么看待从深大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
答:我个人觉得深大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但学生的动手编程实践能力还稍有欠缺,要想到大的公司,比如百度、腾讯工作还是挺有难度的,不过深圳软件产业比较发达,软件公司很多,因此毕业之后在深圳找到工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就取决于你的期望啦。

Q14、您觉得读计算机以后出来创业怎么样?
答:其实不管学什么专业,出来创业都必须考虑这么几个问题:1.自己创业的目的;2.创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员);3.创业之后如何经营。很多人凭着一腔热情出来创业,最后都失败而终,真正创业成功的人其实是很少数的,特别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社会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想从创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更加困难。如果真的想在毕业后创业,就应该在平时多去了解关于创业的一些知识,熟悉创业各种风险之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去做。个人建议毕业之后先工作几年再考虑创业。

Re: 第一次访谈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发表于 : 周一 4月 28, 2014 11:20 am
Raymond Kam
很有啟發性.

Re: 第一次访谈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发表于 : 周六 5月 31, 2014 9:37 am
欧剑港
确实难以想象,职业生涯规划竟可耗费如此之多的时间,职业生涯的规划竟会如此之重要!! :o
对于我这样没有明确方向的人,还想着用一两个月时间就决定自己的即业生涯,真是有点荒唐。 :oops: :o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