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贷

版主: 黎錦麟

回复
胡慧敏
帖子: 6
注册时间: 周五 8月 26, 2016 8:57 am

浅谈网贷

帖子 胡慧敏 » 周五 5月 03, 2019 4:06 pm

前段时间听说有位远房亲戚陷入网贷危机,有家不能回。为什么听说这个呢?是因为那位亲戚的通讯录被爆了,通讯录的人无论是谁都被催收公司打电话骚扰。这样一来,周围邻居、亲戚朋友,全部都知道了那位亲戚干的事,议论纷纷就不必说了,亲戚的父母更是抬不起头。乍一听还以为欠了十几二十万的债务,可最近才知道,原来那亲戚开始时只借了三千,但催收公司硬说是三万。套路很明显,别人转述的是,到了还款日,借款公司销声匿迹,想还都还不了,怎么都联系不上,拖了几天才出现,这时,高额利息已经像泰山般压在人身上……
  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一直觉得,网贷真的就像毒药一样,连尝试都不能尝试。最开始知道网贷其实不是在网上,是在家乡,当时才刚刚高三毕业,学校附近的一间超市门口有一些所谓的扫码注册送日用品活动,当然注册的就是一个新兴的“借贷宝”app。那时候这些网贷APP还没有像雨后春笋般出现,乃至泛滥,但这已经是网贷的雏形了。然后是大一时,我们这片的负责警官断断续续发了一两条信息到班级微信群,我们知悉偶尔有本校或我们这片区域的大学生因为涉及网贷,或退学或自杀。这时网上已经爆出过裸贷事件、网贷刚刚开始浮出水面,因为网贷而死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有人会说,网贷是什么?从来没听过。那真的很幸运,没有接触;但也有不幸,因为不了解,反而可能会中招。
  并不少的,起码在我上网搜,去贴吧、去知乎,看到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陷入网贷的人在网上发出求救信息,下面有些人同情、有些人劝解、有些人建议,也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就像秃鹰收敛羽翼,蛰伏在将死之人身侧,等待啄食残存的血肉,榨干ta最后的价值。所谓的“救命稻草”往往有着犯罪的内核,有好些催收公司、网贷公司的成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转化而来。受害者转化成施害者,助纣为虐。多么悲哀!
  网贷在我看来有两类,一种上征信,一种不上征信。上征信的,会影响以后的贷款等等,不上征信的往往可能流氓催收。信用卡以外的一切贷款都是民事行为,派出所一般是不能参与这些纠纷的,所以借款人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法律有出台,情况会相对好点。
  网贷有很多是小钱滚成大钱,如果是以贷养贷,滚的速度更是迅速且骇人,滚成40万只需要几个月,而且你的生活将会被毁得一干二净,p图裸照等侮辱行为会击溃一个人的心防(这是比较流氓的,如果是相对正规的网贷公司则会曝光你的个人信息、骚扰你的通讯录好友,也很恐怖)。总之,只要是网贷就最好别接触,隔绝诱惑是一个人自控力的体现之一。
  有很多网贷披着分期的外皮,其实只要涉及超前透支消费,就应该要谨慎了,什么分期乐、平安i贷等是上征信的,也有许多不上征信,但也不可取。在我们学校代收点有海报,说分期纹眉、有些传单说上补习班分期,那些也有中招的可能,只要不正规,都有上当受骗的可能。
  最后说一个例子,浙江绍兴大一学生小梁为买电脑网贷3000元,没过多久,小梁的还款金额就变成了110万。
  希望我们都能避开这些陷阱,但行无悔!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