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大学,我一次次见到这样的现象,上午的课结束之后,学生们都离开了教室,教学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但是,教室里光明依旧,所有的灯还在继续加班加点,却如此孤独。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说明这种无端的浪费有多大,但是一天天,一年年下来,恐怕就不是小数目了。升华到另一个层面看问题,我认为这是一种道德文明上的缺失,只需要稍微注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离开的时候将灯关掉,为低碳生活做点实事。不知道是无视这样的状况还是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情。大学生,不知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在道德方面是不是也同样需要质的提升呢?我觉得关灯不是小事,不应该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是一种责任,不只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学校和社会。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许多沿海发达城市都出现“电荒”的情况,其中程度不一。比较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电量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我认为浪费也是“电荒”出现的一个大因素,如果人们的节约意识都普遍高的话,相信即使有“电荒”,也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而不至于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因此,就更突显了节约的重要性。
回到最初的问题, 不知道各位星星所在的学校有没有这种现象,如果有,那么希望你们都注意一下,那仅仅是举手之劳,却彰显出文明的素养。节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举手之劳,彰显我们的素养
版主: 黎錦麟
Re: 举手之劳,彰显我们的素养
彩婧说的极是!于细节中彰显美德,于小,这是体现一个人的个人素质;于大,这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底蕴和涵养。有些事虽小,从中折射出的却是耐人寻味的道理。